呈深宝石红色,色泽深;成熟的果香浓郁,橡木桶赋予的香兰素、巧克力、咖啡及可可等香气与充分成熟的葡萄本身的黑色浆果、果酱及佐料等香气协调馥郁;酒体饱满,单宁细腻,口感均衡醇厚,余味悠长,具有焉耆盆地马瑟兰葡萄酒的典型风格。
1998年乡都酒业开荒种植酿酒葡萄,2002年成立公司开始酿酒。是新疆仪尔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之一,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西戈壁。
公司地处新疆天山南麓霍拉山洪冲积扇缘地带,平均海拔1100米,土壤质地大部分为粗砂、细砂和少量砾石构成,土壤通透性、氧化性强;该地属典型中温带气候,大气纯净,无工业污染,年日照时达3400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80天;年降水67mm,昼夜温差15℃左右;采用高标准节水滴灌技术灌溉天山纯净的地下雪融水,使乡都葡萄拥有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天然优势资源。
公司2002年完成第一期工程3000吨葡萄原酒生产线,600平米酒窖,用仪尔公司葡萄基地自产的葡萄酿出了焉耆盆地第一款天然红葡萄酒——乡都解百纳(2010年更名金贝纳),迈出了巴州地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第一步。2007年乡都建成第二期7000吨葡萄原酒生产线,至2011年,乡都建成10000吨规模原酒加工生产线,3000平方米顶级地下酒窖,橡木桶全部来自法国原产地,葡萄酒灌装生产线全部为意大利进口设备。风景如画的乡都酒堡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成为企业所在地焉耆县的靓丽名片。
乡都酒业自成立以来,聘请法国勃艮第一级酒庄“波玛酒庄”园主、CFPPA国际葡萄酒学院教授多米尼克·华先生,与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委员杨华峰先生以及乡都自己培养的国家级品酒师邹积赟先生,按照乡都“随身随性”、“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的酿造理念,利用焉耆盆地七个星山前冲积扇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气资源,倾力创建原生态绿色产品,以打造新疆乃至全国一流品牌为目标,坚持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核心技术,保证了优质葡萄酒的天然品质,将“一株葡萄一瓶酒,一亩葡萄一桶酒”的品质观念贯穿原料种植酿酒制造的全过程,使法国传统酿酒技术与乡都原生态葡萄完美融合,酿造的葡萄酒独具新疆特色并具备了国际上乘葡萄酒的特点,广受消费者赞誉。2004年产品上市销售,目前出产了乡都干红、乡都金贝纳、乡都拉菲特、乡都安东尼、乡都典藏、乡都白兰地等几大系列多款不同风格的葡萄酒以及葡萄蒸馏酒。
乡都自有的40000亩葡萄种植园内葡萄基地全部采用自种、自管、自摘的可控管理模式,严格执行产品标准,葡萄园只施撒经过腐熟无害化处理的牛、羊粪,绝不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质,并且建立葡萄酒原料可追溯管理办法,保证了葡萄酒的质量安全可控性。乡都酒业建立实施了国际标准化内控管理体系,按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原辅材料进厂查验制度、成品出厂检验制度和从业人员培训及健康管理”等制度,严苛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质量,保证了食品安全危害从源头得到有效控制。在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经过不断努力,乡都酒业生产的系列葡萄酒取得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HACCP(国际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认证。
新疆是中国最西北端的省级行政单位,幅员辽阔,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400年前,是中国公认的最早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地区。据《史记》载:“大宛以葡萄酿酒,富人藏酒万石,久者数十年不败。”可见当地葡萄酒酿造的规模和酿造技术的繁荣景象。公元前138年,汉代使节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葡萄,先至新疆,再经甘肃河西走廊传至陕西西安及其它地区,因此新疆也被誉为中国葡萄酒发源地。
新疆葡萄酒产区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葡萄酒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