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
——《慧苑音义》
我第一次知道妙音鸟是看九十年代初版本的雪山飞狐,里面有首歌叫做这个名字,好听。后来在敦煌,见识到那是无量佛莲座下振翅欲飞的神物,好看。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因为它和一瓶酒的关系,好喝。其酒意如同这鸟,通天。这款酒的背后,自然是留世酒庄。而这鸟停歇在其酒标之上,仿佛随时都能展翅于逍遥天外。
那还是第一次喝留世的葡萄酒,是在一个中国酒的品鉴会上。银川正午的阳光和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酒款令人头脑发昏。这种状况是喝到留世的那一刻改变的。是一种莫名的安心,突然就沿着喉咙攀爬到心头。虽然酒款信息在脑中已经不甚清楚,但是饱满的酒体和坚实的骨架带来的安心却甚是明了。在这里先要不谦虚的说明,我一向自诩是个很挑剔的年轻品鉴者。不过自认,知识有大半未懂,尤其是酒里的。
所以,我在这杯"真正的好酒"面前想表现的谦虚一些,身态再低一些。它所带来的感动,不伪。不是那种写在朋友圈里的烂俗文字所能具备的。所以很着急的想要跟朋友分享我的心情,可是竟没有一个人接我电话。直到打到联系人列表的最后一个,接了,是Asha,一个多年的友人。
不过因为午觉被人打扰,她语气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酒,我在新加坡喝到过,确实好喝。不过又不是喝不到,你不用这么激动吧。”“骗人的吧,新加坡会有?”“对啊,餐厅里就有。”
我不敢相信之时,中国的优秀葡萄酒竟已走出了国门。中国的葡萄酒不行,这是多年积弊和民众偏见共同造成的认知。幸而,有像留世酒庄一般执着的人。
这批人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踏入的这个行业,最终都无一例外的"赖上了"葡萄酒。你说他们顽固,他们大概会笑着承认的,因为这是他们眼里的优点。但是正是他们坚守着他们的土地,让中国葡萄酒的根越发强韧,从而有了真正的活力。在我心里,留世酒庄无疑是最闪耀的一个。留世酒庄的全称是“留世酒庄1246”,“留世”取刘氏的谐音,而1246则代表留世酒庄的海拔高度,恰也是从酒庄到北京的距离。
留世的葡萄园,坐落于宁夏颇负盛名的西夏王陵处,而文前提到的妙音鸟,便是酒庄受到王陵中妙音鸟图案的影响,将其印制到了酒标上。中国作为一个年轻的产酒国,而宁夏产区又因为其艰苦的葡萄植株生长条件让很多葡萄树未能毕尽其功就归于尘土。这也让留世葡萄园成为极少数拥有超过16年树龄葡萄藤的庄园之一,2017年,已是酒庄葡萄园第二十个四季。
时间起点,1997年,这些葡萄刚刚由留世庄主刘海的父亲亲自栽种。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坚持的用心良苦,才有了二十年之后的名满天下。问刘老先生,二十年,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回答掷地有声:“既然要做了,那便做下去”。他眼里的光芒,有关于土地。
回到多年前,大多酒庄都是采买葡萄酿酒,可以说是先有酒,后才有地。但那时候,刘老先生是没想过要酿酒的,他只有地。地还是荒着时,老先生便只想着该往地里种些什么,误打误撞的一场偶遇让他知道种植赤霞珠,他也就便种下了宁夏产区的第一批赤霞珠。
老先生的葡萄园里,葡萄根很深,入地两米五,所以能紧靠着大地吸取土地深处的养分。葡萄栖息于藤的时间也更长,比一般葡萄园长两周以上,熟的透。两排葡萄更是隔着四米,可以让风过,让风留,“风水绝妙”。所以他的葡萄不光是第一批,更是第一流。
葡萄有了,老先生却没有想到,用心种的酿酒葡萄却只能廉价的卖给酿酒公司。当看到别人用自己家的葡萄酿造的酒,获得了国际大奖。老先生的儿子,也就是年轻的庄主刘海想着,定要为他父亲做些什么,于是决定建立酒庄,酿酒。“有了这个念头后,我几乎丢掉了所有的产业,一心投入。有人曾说我们是贺兰山下的守陵人,我们不太喜欢这个说法,但也确实如此。我们在这里守望多年,坚持多年。”
回想起有多难,“宝马车进去,自行车出来。”刘海庄主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下多少辛酸。不过最难熬的时候,看看自己的父亲都没有放弃土地里的葡萄,刘海庄主也就咬牙坚持了下来。这回,跟诸位说,用心种的葡萄酿出了可以喝到心里的酒。故事都是讲起来简单,听起来更是只有起承转合四个字。让这个故事动人的,是老先生的泪水、汗水,统统化到了这田野里面。其酿之心,留芳百世。
回顾着留世的故事,一杯留世的酒下肚。我第一次觉得,人是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创造,达到自然的造物。进而到达神的境界。2017年,阿尔法狗的出现,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大家都惶恐于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无数的人都渴望着预言家、未来学,希望通过这些来安慰自己人类是不会被机器战胜的。
但是,留世酒庄用神一般的造物,便轻松胜过了无数未来学。用人性和自然的大和谐,留住了这个深情的世界,在一杯酒中。